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08的文章

終身學習

圖片
身邊愈來愈多人跑去上葡萄酒課程,看見他們認認真真去對待葡萄酒當然是好事。葡萄酒課程變成了最流行的「興趣班」,搞課程的人和公司也蜂擁而來。英國葡萄酒專門店過江龍Berry Bros. & Rudd在香港雖然只得一家門市,但也要來趁熱鬧。不過他們搞的不是一般wine school,而是Fine Wine School。重點是在課程提供試飲的都是fine wine。 學校由Jeannie李志延領軍,李校長是韓國人,也是首個考獲Master of Wine的亞洲人。在她示範的一個迷你課程中,試飲的兩瓶葡萄酒分別是新西蘭的Alana Estate Pinot Noir和法國布根地Domaine de la Vougeraie的Grand Cru精品Clos de Vougeot。有這種不惜工本的課程,我真的不介意永遠做學生,而且永遠留班。 不過,羊毛出自羊身上,The Fine Wine School的課程並不便宜,WSET Level 1就要收$3,995,Level 2的學費更要$7,500。對於每秒鐘一千幾百萬上落的高級行政人員來說,能夠同時學習葡萄酒知識和認識fine wine,卻反而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況且,上課的地點是中環的置地文華酒店。

酒得快好世界

圖片
酒是新年送禮首選,「酒」得快,好世界,好意頭!收了一瓶一點五公升「雙瓶裝」Magnum的澳洲汽酒之後,又收到另一瓶汽酒,是一瓶「半瓶裝」的 Veuve Clicquot Brut Yellow香檳。雖然是一瓶普通版無年份(Non Vintage)的 Veuve Clicquot ,但包裝卻絕不普通,用了高科技保溫物料加皮革製成,仿如一個時尚手袋,更可保溫兩小時。 Veuve Clicquot 早前已經為旗下Standard和Magnum裝的Brut Yellow度身訂造了叫「Ice Jacket」的外套,這個手袋是「Clicqout on the Go」系列的第二炮。較小巧的「半瓶裝」叫「City Traveller」,另有大一點可載Standard裝Brut Yellow加兩隻酒杯的「Traveller」。去到哪裡就喝到哪裡,名副其實是可以走的酒。

未能祝酒

圖片
2008年的第一份新年禮物是一瓶Magnum裝的 Jacob's Creek Chardonnay Pinot Noir Brut Cuv é e,附加Ana Ivanovic的親筆簽名。可惜這位昂藏六呎的網球手未能打入JB Group Classic 2008總決賽,冠軍一戰的主角是Venus Williams和Maria Sharapova,最終由Venus Williams贏出。我拿著的這一瓶汽酒,思前想後也找不到開瓶的理由。Ana Ivanovic,你明年要努力一點呀!我用這瓶汽酒為你打氣。

Harry Connick Jr. and His Big Band Live in Hong Kong Concert

圖片
正當我還舉棋不定,不知應不應該在大年初一攀山涉水會一會 The Police 之際,專搞音樂會的好友就來電說 Harry Connick Jr. 的音樂會已經落實。 Harry Connick Jr. and His Big Band Live in Hong Kong Concert 日期: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號館 票價:$690/$490/$290 Harry Connick Jr. 加Big Band,賓虛場面但叫價竟然如此克制,在通貨膨脹之聲沸沸騰騰的2008年,算是樂迷的喜訊吧。 正當我還未決定應不應該冒著被怨婦烈女的尖叫聲震破耳膜的危險會一會 Harry Connick Jr. 之際,又有唱片公司朋友對我說,一別十二年的Bjork將在2月28日再臨香港,於亞洲博覽館舉行音樂會,票價及詳情仍未公佈。 唉,不用蘇民峰批命,我也知道我在2008年會出現財政問題!

Clockenflap 2008

圖片
2008年,香港終於有個有趣味一點的音樂節了。 Clockenflap 2008是一個集合本地及外國藝人的音樂節,亦包括多媒體和裝置藝術,在數碼港的室內圓形劇場及室外的草地上由朝玩到晚。 演出單位有來自英國的Young Knives、Kid Carpet、Waxed Apple 、Bizali和土砲組合DP、Clementine is my Sunshine、My Little Airport等等。場內將設有飲食攤位,更有兒童天地。 現場音樂演出 英國: - The Young Knives - Bizali - Kid Carpet - Waxed Apple 香港: - DP - Clementine is my Sunshine - Ray Dollars - My Little Airport - Snoblind - Hannah Baynham - MC Grey Goose - Uptown rockers vs Robot 短片 英國: - Amy Neil - Warp Films - Future Shorts - I Shot Hong Kong - James Hacking - Jay Forster - Josh Evans - Lindsay Robertson - Emma-Jade Li & Cassandra Chan - Victor Pena & Digger T. Mesch 裝置 德國: - Twocollect 英國: - Clive Sefton 香港: - Stanley Wong (又一山人) - ST/ART Collective - Outsign Lab - Robert Luxton - Graphic Airlines - Big Mad - Tereza Tan - Claire Fawcett 演出時間: 約12小時 (不設中場休息) 日期: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 地點:香港數碼港2座數碼廣場 票價:$380/ $350 (全日制學生) 備註:不設座位

New Generation No.15

圖片
製作第15期《New Generation》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為當時我已經決定要關掉經營了四年半的Music Union。我的一班好友就義務替我搞了一個「馬拉松音樂會」,由1996年10月20日的下午2時一直唱至深宵,送MU的最後一程。 答應演出的包括了陳輝虹、Black Box、....HUH!?、郭達年、解放、Pullover、Era、Exit、M2R、MC、Site Access、Miracle、Vanguard、Honest、De(Nness)、Diva、Postcard、Metropolis、 Survivor、Narcosis、Seasons Lee、Aexon、Hellrasier、Revolver、Zero、Pillow、譚達華、D-Liverance、久能逸事、Gary & Friends、Screw、N.T.、Jackal's Dream、Theresa,Tony & Kon、William Tang、民藝復興、劉以達官立小學。 到了當天,有幾多人和單位演出過我已記不清楚,但有幾多人出過汗、有幾多人流過淚我卻心中有數。音樂會結束之後,我和幾位好友去了商業二台的直播室,與黃志淙繼續在大氣電波享受那種纏繞不散的搖滾衝動,還有臉上那一串串不知是汗抑或淚。

New Generation No.14

圖片
《New Generation》取名自Suede在1994年推出大碟《Dog Man Star》的其中一首single,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雜誌名。中文名我叫《新一代樂迷態度》,希望新一代的樂迷可以改變張開口等餵的被動習慣,能夠主動多聽多看多問多想。當年有人批評說名字老套,但當我解釋是因Suede而起,嫌老套的人就立即改口說好。的而且確,名字落在不同的人,效果可以是天是淵。 《New Generation》用Suede (或Brett Anderson) 作封面人物,當然順理成章。Music Union當年推廣Suede不遺餘力,大部分會員都非常支持。很多音樂會搞手在舉辦音樂會前都會來問我意見,其中一個接到Suede的主辦權,但他們不認識這隊樂隊。我拍心口說:「半場門券算我的!」結果,Music Union真的包辦了五成以上的門券,Suede第一次的香港音樂會,就這樣誕生了。當晚踏入新伊館的一刻,看到的都是MU的會員,我感動得差點落淚。 我們愛Suede,Suede也愛我們,之後他們每次推出新大碟也會來香港舉行音樂會,即使是Tears和Brett Anderson的個人唱片也不例外。Brett Anderson來港之多,有人戲稱他家住旺角! 1995年也是Spice Girls冒起的一年。她們曾經在9月29日來港於Planet Hollywood免費表演,然後五位辣妹走紅、解散又重組,十三年後,有傳她們會再臨表演,但以各人今天的名氣,門券卻是天文數字了。

New Generation No.13

圖片
1996年8月,《New Generation》推出第13期,亦即是一週年紀念號。為了慶祝這個大日子,我想出了一個變態的點子,跑了去跟唱片公司的人商量,豈料真的有人跟我一般瘋,於是這一期雜誌隨書附送一盒VHS錄影帶,裡面預錄了十首Music video,包括有 Fool's Garden 當年熱爆的《Lemon Tree》,及 Pet Shop Boys 的《Se A Vida E》、 Robbie Williams 的《Freedom》、 Spice Girls 的《Wannabe》、 Everything But The Girl 的《Wrong》、Louise的《Naked》、 Dubstar 的《Elevator Song》、 Kavana 的《Crazy Chance》、 Maxi Priest 的《That Girl》和 OMD 的《Walking On The Milky Way》。 當時VCD和DVD尚未普及,VHS是最流行的影像載體。這個將印刷與影像結合的概念,成為了我後來出版另一本音樂雜誌《Jam》的路向。 同期進行的Music Union《唔怕四國際音樂會》亦塵埃落定, Moloko 不能成行,Melanie Garside一力擔起成為唯一「英方代表」。不過她並非單鎗匹馬,還帶了伴奏樂隊。她對音樂的認真,令我感動至今。 Melanie Garside是Daisy Chainsaw歌手KatieJane Garside的妹妹,90年代初被譽為「Indie界Shania Twain」,可惜星運不濟,在個人發展後曾經加入Our Lady Of Miracles (後來改名為The Vertigo Angels)和Mediaeval Baebes等樂隊,又化名 Maplebee 出碟,最近則與Pike Galloway組成了 Huski ,轉玩Electro Pop。